找到相关内容447篇,用时3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杂阿含经》贯珠

    回答摩诃拘絺罗,未得初果而欲得初果、得初果已欲得二、得二已欲得、得已欲得四,乃至得四阿罗汉已,当思惟何法时,他的回答都是:‘当精勤思惟:五受阴如病、如瘫、如刺、如杀、无常、...智慧的表现一方面是知性的没有颠倒执的如实知,另一方面也即是离于贪欲的脱落、放下、解脱。   、所知   怎样的知见是能导致解脱的正见?首先,从‘所知’来说,是现实身心的...

    温金柯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1262309.html
  • 为什么我们要专修净土--印光大师开示

    圣人,要经过七生天上、七生人间的长久时劫修习,才能证阿罗汉,了生死。二,亦要一生天上、一反人间,才能证四,欲界思惑已尽,还要在五不还天,渐次修习,才能断尽思惑,证四。这才算是出三界的无学圣人。如果是钝根的,还要生到四空天,从空无边处天,以至非非想处天,才能证四。这竖出的法子,是如此艰难久远的。 横超的,就是这条虫子,不向上面一节一节咬,只向旁边横咬一孔,便能出来。这样的法子,比那竖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6533277031.html
  • 观音菩萨32应说法令众生解脱或成就所愿

    令其解脱。 若诸有学,即以前阿罗汉,喜欢寂静,独善其身,求自然慧。这属于独觉二乘人,在无佛出世,自己修道而证果,“春观百花开,秋睹黄叶落”,悟得天地间万事万物,自生自灭的道理,故叫独觉。当... 若诸已证以前之阿罗汉,已觉悟无生之理即已断十二因缘,胜解妙悟将现圆满的时候,我就示现缘觉身,说缘生无性之法,令他们得解脱,断分段生死,而证圆觉之。 十二因缘有二门:流转门和还灭门。 ...

    宣化上人讲述

    |观音|观世音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8/08453387291.html
  • 杂阿含经贯珠

    、得二已欲得、得已欲得四,乃至得四阿罗汉已,当思惟何法时,他的回答都是:‘当精勤思惟:五受阴如病、如瘫、如刺、如杀、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。’(二五九经)   在这八者之中,‘苦’和四个...离于贪欲的脱落、放下、解脱。   、所知   怎样的知见是能导致解脱的正见?首先,从‘所知’来说,是现实身心的一切,亦即是经验性的对象。佛陀明确的指出:‘云何所知法?谓五受阴。’(七二经)他也曾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09391589251.html
  • 什么是佛法大义?

    第二章 解脱道的证果  解脱道的声闻、缘觉经以上的修证,即可分证解脱。二乘声闻、缘觉所证的解脱即初果至四所断烦恼。初果所断烦恼为缚结——我见、疑见、戒禁取见;二所断烦恼为减低欲界烦恼之贪着;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;四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。  1 缚结所断烦恼,先要断我见,再来断疑见和戒禁取见。断疑见是指由于已断我见故,对于“我”之错误见解,已经了知,无复生疑;亦因断我见故,于诸方大师所说法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4960209.html
  • 解严后新兴台湾佛教教派的理念及其形成原因

      答:从经论来看这个问题,居士没有理由不能证得初、二、。要检验一个人有没有证得,应该要看他有没有离欲,因为证得最明显的现象就是离欲,他已经有色界禅的定力,若当生未进证四,则死亡以后,立刻到达色界天,不还此间,直接在那里证果。所以,从是以观,如果一个人证得,他便不适合再经营夫妇的生活。这不是头发要不要剃的问题,而是他不适合居家的夫妇生活的问题。不是剃光头或穿上袈裟有什么神秘意义,...

    杨惠南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7022291832.html
  • 准提佛母的家

    有情,总名色界。”    何谓五净居天   五净居天,又称五不还天、五阿那含天或略称为五净居、净居,为色界[1]第四禅诸天中的无烦、无热、善见、善现、色究竟等五天。净居,为已证得(不...手中宝瓶盈满寂静、法喜之甘露,用以灌沐供养婆伽梵本尊。   “净居天子”,又称“净居处天子”、“不还天子”、“阿那含天子”,是阿罗汉所居住天界的统领者。此天界没有灾患离难,所有的圣者,均安住于...

    普光 整理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95553144.html
  • 佛教禅修——南传上座部佛教

    修习八正道能彻底对治贪欲、嗔恚、愚痴,得到涅般解脱的初果、二、四四种圣者的位。  1、正见  正见是八正道中的第一支正道,也是八正道中最重要的一支正道。在经中常把正见比作“眼睛”,它使修行者...四念处是通往解脱的唯一的一条道路。经中也说,修习四念处可证得、四。佛陀在入灭前教导弟子“自依止,法依止,莫异依止”。意思是以自己作为明灯来照亮自己,以法作为明灯来照亮自己,除此之外,没有其余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00154245.html
  • 僧伽的资格考量

    不尽相同。  二、取决于修行层次。不同位的人,持戒所得到的功德也不同。比如四阿罗汉持戒所得的功德,就要超过前。而初果前的凡夫,又有内凡和外凡之分,在资粮位是外凡,在加行位是内凡。相对而言,内凡... 一、从位上说。修行证得初果后,无漏圣道已经现前,相对未见道的行者来说,犯戒过错更轻。但圣者思惑未断,仍有故犯成分,所谓“故犯故重”。直到阿罗汉这样的无学圣人,只因习气而误犯,绝非有意为之,...

    济 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2867633.html
  •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非台颂解㈢

    一分,各有各的一分,由生到死有一个段落叫段。这有一分有一段,叫分段生死。分段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的形段,你五尺高,他六尺高,那一个人或者七尺高,各有各的一段。初果、二到四的圣人了分段生死而没有了...,后念灭,后后念又生。这种生了又灭,灭了又生,就叫变易生死。一念灭,就死了,一念生,就又生了,也就是我们这个妄想。四阿罗汉还没有断尽,必须要到大乘的菩萨才能断尽。这个变易生死也就是我们生死的一个根本...

    宣化上人讲述

    |心经|非台颂解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2157271961.html